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能源资源

工信部取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白名单”

【简介】 6月24日,工信部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精神,经研究,我部决定自2019年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2号),第一、第 ...

6月24日,工信部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精神,经研究,我部决定自2019年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2号),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同时废止。

工信部取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白名单”

2015年3月24日 ,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引导和规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健康发展,工信部制定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自2015年5月1日起,企业按照《规范条件》要求,通过“汽车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管理系统”进行在线申报。

《规范条件》明确,新能源汽车搭载的动力电池如果没有进入目录,也就是俗称的“白名单”,那么该新能源汽车就无法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目录》,进而无法获得补贴。 因此,动力电池企业进入《规范条件》目录成为了新能源汽车获取补贴的前提条件。
2015年11月,工信部发布了首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截至目前共发布四批,有57家企业入围其中。三星、LG、松下等日韩电池巨头始终没有进入这一目录。

2016年11月,为了对《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进行更新,工信部又发布了《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主要从生产能力、安全要求、研发能力、回收利用等几个方面对《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业内人士认为,动力电池“白名单”在支持汽车动力电池企业做优做强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以企业生产和产品应用安全为基础,引导企业建立产品生产规范和质量保证体系,鼓励加强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研发和制造水平,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满足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需求。

然而,这一征求意见稿却一直未能正式发布。2017年9月,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明确表示:“(动力电池产业将)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发挥市场主体积极性。后续的行业管理工作重点放在事中事后监管方面,考虑不再通过《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方式对企业生产条件和能力提出具体要求,由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做好相关承接工作。”

外国企业表示,中国取消其推荐的电池供应商名单的这一决定可能打开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市场。韩国电池制造商LG化学和三星SDI加大了对中国的投资,因为市场预期中国将逐步改变电池管理政策。外国电池制造商高层表示:“我们对这些名单的取消感到欣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能源资源
文章链接:http://www.zhtzdl.com/news/news-nengyuan/207360.html